金榜之路
学大陪你
个性化辅导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如何引导自私的孩子

来源:学大教育     时间:2015-09-10 19:37:19


现在很多的家庭都是独生子女,父母或是爷爷奶奶的溺爱养成了孩子自私的行为,父母们应该及时的引导孩子改正自私,学会分享。下面一起来看一下学大的专家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如何引导自私的孩子的一些建议。

南宁市的刘女士就说自己7岁多的孩子是好吃好玩的都要自己留着,不愿意给表哥表姐分享,甚至不愿意给父母亲分享。刘女士说自己也不是自私的人,也引导孩子大方,但是没想到孩子还是这样。刘女士反映的孩子自私并不是个案,不少家长每次看到孩子出现自私行为时就批评教育,并没有从生活中进行引导,而处于自我控制能力弱的孩子就会经常犯错误。

家长案例

不会分享

喜欢的都是自己的

刘女士讲述:快六岁的儿子太自私了,在家里遇到自己喜欢吃的或玩的,就说“都是我的”,霸占起来,谁也不让动。一天,亲戚家的一个小哥哥来串门,我把他领到儿子房间,让儿子跟他一起玩玩具。小哥哥拿起一辆小汽车玩,儿子立刻跑过去,一把夺过来,大声嚷嚷着:“这是我的!”小哥哥见状,又伸手去拿小飞机,儿子又一把夺了回来,理直气壮地说:“这也是我的!”不管哥哥拿什么玩具,儿子总是不让。最后,哥哥索性不玩玩具了,他打开小书柜,取出一本图画书,可是,儿子还是不肯……我也尝试着教育他要大方,要和别人分享,可是好像没什么效果,真不知该怎么办了。

覃女士讲述:侄子10岁了,可能由于家里人宠惯的原因,从小做事吃饭等方面没什么礼貌,非常自私。侄子吃饭从来不知道先让长辈坐下来先吃,只要是饿了就对大人说,饿死了,快弄点吃的给我。遇到他自己最喜欢吃的东西吃得超快,好的夹一大堆放到自己的碗里。今年大家一起去旅游,爬山的时候带的水不够,最后只有一瓶水了,侄子一个人自己喝完,根本就没有想过问一下爷爷奶奶是否也渴了。即将归程时他还想去别的游乐景点玩,因为爷爷有点累,大家想改期再去,侄子却闹了起来,最后爷爷不得不妥协去游乐场。此外,孩子也会看大人的脸色说话,大人喜欢听什么就说什么。覃女士有几次看见侄子太过分而指责他的时候,总有大人帮他解围说,孩子就是这样的。覃女士担忧地说,侄子的自私行为不知道还能否改正。

孩子的自私行为跟“我”有关

1.“我”独生子女的特殊性。现在的独生子女几乎都不同程度地具有自私的问题。由于是家中唯一的孩子,集宠爱于一身,甚至垄断了父母的整个身心。家里有什么好吃的东西都先让他一个人享用,他有什么要求家长就尽量满足,久而久之,自然而然地使他养成了自私的毛病。加之没有兄弟姐妹,缺乏合作、分享、谦让、奉献等集体生活的经验,容易形成以自我为中心的思想观念。

2.“我”的年龄特征所致。心理学研究表明,在幼儿自我意识形成和发展的最初阶段,他们心理活动都单纯围绕自我出发,接触、了解与自己紧密相连的人和事,获取自己想要的一切东西;他们所提出的任何要求,都是从满足自己的生理和安全等需要出发的,不知道考虑别人对此有什么想法,更难以理解别人可能有完全不同于自己的看法。到了两三岁以后,随着幼儿社会活动范围的扩大和交往经验的积累,幼儿才逐渐在主观上产生你我的区别,并能逐步从客观的角度看待自己。因此,在幼儿心理发展的早期阶段,如果缺乏正确的教育和引导,孩子很容易形成自私的行为。

3.周围对“我”的不良影响。孩子自私心理的产生,与其周围人们的不良影响也有很大关系。例如,有的父母或家庭成员自私自利,爱贪图小便宜,或与人共事斤斤计较,过于“小气”;有的父母或家庭成员常常叮嘱孩子自己的东西不给别人吃,玩具不许别人玩等。这些,都会助长孩子的自私心理。

4.物质生活的优越对“我”的影响。随着生活质量的提高,成人在不断满足幼儿需要中,助长了幼儿的霸道、自私。例如,当幼儿看到别人有好玩的,好吃的,而自己得不到分享时,哭闹后成人一般都会满足。从而,滋长了幼儿对物质的索取,幼儿不断滋生的欲望是自私的根由,欲望的无止境,自私便随之而生。

5.“我”在交往中不懂得策略。很多孩子在玩同一玩具及交换时发生争吵,往往是因为不懂得恰当的商议、沟通及分享的方法。大家都想玩,也明白别人也想玩,但矛盾在于怎样选择一个两全其美的方法。成人虽然意识到了分享的重要意义,但由于对其含义理解不够深刻,欠缺了对幼儿的指导。爸妈可以这样做:对于已经形成自私倾向的幼儿,家长不必恐慌,也不要感到束手无策。发现孩子问题本身就是教育的契机,处于此年龄的孩子可教育性强,只要家长认真对待,方法得当,就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家长以身作则创造分享的家庭环境氛围

1.创造分享的家庭气氛。家长从孩子最在乎的食物开始,如果孩子独占的话,家长就要把食物拿过来公平地分开,不能再放任不管。一开始,孩子可能会大哭大闹或苦苦哀求,但家长绝不能让步,一定要坚持到底。偶尔的“旧病复发”也是正常的,只要家长坚持就一定能纠正过来。

2.取消孩子在家中的“特殊”地位。在日常家庭生活中,要尽量不给孩子特殊待遇,合理满足孩子的需求,让孩子知道自己在家庭中与其他成员是平等的,消除其“以自我为中心”的意识。

3.满足孩子的要求要适当。对于孩子的合理要求可以适当满足,对于不能及时满足的要让孩子学会等待,不过分迁就,即使孩子很强硬,家长也要把正确的坚持到底,不给孩子留有余地。如果有一次妥协,孩子就知道下次有机可乘,所以,家长要有恒心和耐心及坚持到底的决心。

4.引导孩子尊重和关心长辈。要让孩子学会享受时应首先考虑长辈,就餐时,好菜要先挟给长辈吃,舒服的位置让给长辈坐;别人为自己服务要表示感谢;别人不便时,应尽可能提供帮助,逐步体会到帮助、关心别人是愉快的。

5.让孩子学会主动承担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家长应指导孩子从小学会自己穿衣、洗手帕、整理玩具等,给爸爸妈妈倒茶水等,让他体验父母劳动的艰辛,懂得要从小养成热爱劳动的好习惯和独立生活的能力,以便将来为家庭和社会多作奉献。

6.为孩子创造经常与小伙伴交往的机会。鼓励孩子将自己的玩具、图书借给小朋友们玩和看,帮助孩子认识自私是不受人欢迎的行为,只有友善和互助才能赢得大家的喜欢。如鼓励孩子多参加合作性的游戏活动,指导孩子在玩中感受尊重、帮助、谦让别人的乐趣,并学会控制自己不合理的情绪。

7.家长要以身作则。在日常生活中无论做什么事都要互相关心、爱护,尤其要多孝敬长辈,给孩子树立模仿的榜样,长此以往,同样的品质和行为方式就会再现于孩子身上。家庭教育中的百依百顺、娇宠溺爱,就是步入了误区,并且,由溺爱培养起来的怠惰、自私、骄横、无能的品格,必然影响到孩子的学校和社会生活。希望家长在孩子的教育问题上,要多留心,多观察,要有耐心、爱心。处理孩子的所谓问题时,要把握其基本法则:对孩子要有信心,在示范中言传身教,在生活上潜移默化,在互动间耳濡目染,在朝朝暮暮中放手,让孩子走出迷雾。

通过上面的学大的专家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如何引导自私的孩子的一些建议,家长们在平时教育孩子的时候,就应该掌握正确的方法,而不要一味的溺爱自己的孩子。

网站地图 | 全国免费咨询热线: | 服务时间:8:00-23:00(节假日不休)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810-5688 举报邮箱:info@xueda.com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京ICP备10045583号-6 学大Xueda.com 版权所有 北京学大信息技术集团有限公司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1324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100091 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ICP证1009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