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必读:这三种中国式礼貌是在害孩子
来源:学大教育 日期:2017-01-03 22:08:18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代代相传,孩子们从小就被教育尊老爱幼,以礼待人,可是随着时代的进步,也许一些美德对于孩子的教育反而有相反的作用,并不有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下面学大小编为大家带来家长必读:这三种中国式礼貌是在害孩子这篇内容,希望家长能够有所感悟。
“弟弟要玩这个玩具,你赶快让给他。”“赶快给爷爷问好!”生活中很多家长都是这样教育孩子懂礼貌。但是近日网友责备三种“中国式礼貌”是教育误区,引发不少家长讨论。这种说法究竟有没有道理?“礼貌性”的错误该怎样避免?
姐姐就必须让着弟弟么?
“让孩子学会谦让是一种传统美德。但假如孩子不谦让,这个时候假如家长教育
训斥孩子,孩子的自尊心会受伤,更加觉得‘妈妈一点都不爱自己只爱弟弟’。”
家长告诫孩子“大的要让小的”,孩子会渐渐明白。他愿意让着弟弟,说明他拥有了这种美德,家长要学会鼓励或者肯定孩子;但假如孩子不愿意让,家长也不能压抑,要明白原因,或者等待孩子学会礼貌,小孩学习礼仪是一个缓慢的过程。“胡乱批评会伤孩子的自我认同感,让孩子感觉‘自己做错事’,极有可能让孩子出现逆反心理。”
见大人一定要打招呼?
常常在幼儿园门口看见,大人逼着孩子叫“老师好”,孩子却基本不愿意叫。“孩子也许是当天心情不好,本来就不想来幼儿园。家长一教训,孩子一天心情都不好了。”
老一辈的人传统教育理念也许就是见面一定打招呼,要叫爷爷奶奶好,老师好等。但现在的孩子,假如摆摆手、微笑、卖萌等方式来打招呼,也很好的啊,不一定要张口。长辈可以让孩子掌握礼貌的规则,但不能因为孩子不喊人,就不顾孩子的脸面,当众斥责孩子,那样会损害孩子自尊心,有些孩子性格比较内向,他只是害羞说不开口,不是不知道礼貌。”
别人夸孩子父母要自谦?
哪里!哪里!是一种中国式谦虚,却也许伤孩子的自信心。部分孩子也许真的会误以为“自己做得不好,不如别人家孩子”,从而伤心自卑。学大老师建议,面对外人对孩子真诚的赞许,家长要欣然接受。假如害怕孩子听到赞扬多了会自满,假如孩子在场,家长就可以响应别人说“他最近的确很努力”,然后私底下再提醒孩子“不能自满”。
上面提到的三种中国式礼貌是否在你的家庭教育中也有体现呢?大家是否意识到其中的危害呢?希望大家可以关注孩子的心理变化,一起为孩子营造一个健康的成长环境。
更多沈阳教育动态、 沈阳小学最新资讯、 沈阳初中最新资讯、 沈阳高中最新资讯、 沈阳小升初最新资讯 、沈阳中考最新资讯 、沈阳高考最新资讯 等最新资讯信息,请关注沈阳中小学教育网。
-
- 最后阅读完本文(家长必读:这三种中国式礼貌是在害孩子)之后,学大教育的小编将为大家推荐更多的相关文章,内容相当精彩,一定不要错过。
学大辅导热线:
《热点聚合》: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家长扩展阅读推荐
学生扩展阅读推荐
学大教育文章版权及声明
① 《学大教育》网站上的内容,包括文章、学习资料、资讯等, 本网注明“稿件来源:学大教育网”的,其版权均为《学大教育》所有 ,任何公司、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 已经得到《学大教育》认可的媒体和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学大教育网”,违者本网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学大教育》 未注明“稿件来源:学大教育网”的 文章、学习资料、资讯等均为网络转载稿,本网站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 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站已注明的“稿件来源”指向网站,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学大教育网”,本网站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③ 如本站转载文章涉及到版权问题,请作者见稿后及时与《学大教育》联系,我们会立即处理!谢谢!